医用高分子材料系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乐以伦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建立,依托于生物医学工程和材料科学工程两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是我国最早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点之一。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一级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两个一级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均入选4008com云顶集团“双一流”建设重点建设学科。
本系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围绕人类健康和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形成了血液透析材料、硬组织修复材料、医用聚氨酯材料、动物源组织生物材料、智能化药物载体材料、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等多个研究方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承担科研项目总经费近亿元,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4项等。近五年在Prog Polym Sci、Prog Mater Sci、NatBiomedEng、Adv Mater、J Am Chem Soc、Adv Func Mater、ACS Nano、Bio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建立了多个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转化基地,多个成果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成功进入市场。
优势领域:
(1)血液透析材料
针对现有血液净化材料的血液相容性不理想、临床使用时需不断加入抗凝剂这一问题,提出类肝素自抗凝血的创新理论,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具有肝素仿生功能和抗凝血功能“类肝素”聚醚砜膜、“类肝素”聚醚砜中空纤维膜、“类肝素”凝胶及“类肝素”凝胶膜。基于该类聚合物所研发的中空纤维膜血液透析器,蛋白质通量回复率为85%以上,远超过国际最好水平的50%。实现第二代血液透析器产业化,累计销售量300余万支,销售额达3亿元,打破了国外垄断。
是国内最早开展医用聚氨酯材料研究的单位之一,在医用聚氨酯弹性体、医用聚氨酯泡沫、医用水性聚氨酯、抗菌抗凝抗黏附聚氨酯、药物缓释和控释聚氨酯材料、可降解聚氨酯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取得突出进展。其制品可用于埋植式给药装置、介入导管、主动脉内反搏气束、放疗模具、避孕套、创伤敷料等。
针对硬组织相关疾病如龋病治疗用的修复材料存在着界面结合力弱、导致二次龋和脱落等关键问题,设计制备一系列受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启迪的新型聚酰胺-胺功能材料,可特异性吸附到硬组织表面并诱导生物矿化用于相关疾病治疗,显著提高材料界面结合力和原位修复功能。已建成十万级别净化厂房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已有多个口腔医学材料正在推进产业化,逐步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4)动物源组织生物材料
从1983年起便开始牦牛心包生物瓣的研究、开发工作,从牦牛心包的采集和生化处理、塑料瓣架的设计和制造、牦牛心包生物瓣的缝制和使用寿命检测、产品的消毒和包装等一整套工艺流水线进行研究,并开发出两代产品,在临床上为约100位瓣膜病患者置换过牦牛心包生物瓣,效果良好。近年来以天然多糖为基材制备一系列绿色无毒性交联剂应用于动物源组织材料预处理,赋予材料以抗炎、抗肿瘤等新的特性,大大提高其临床应用疗效。
(5)高分子治疗诊断载体材料
开发一系列基于聚乳酸、聚己内酯、聚氨酯、聚氨基酸、聚两性离子和树状大分子的药物缓释控释系统和成像造影系统。能够响应生理微环境实现功能开关,克服生物体内多重屏障实现靶向递送,在动物体内对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实现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
(6)人工器官及医疗器械
人工心脏瓣膜(生物瓣)、人工肾、人工硬脑膜、人工血管、人工眼球、生物人工肝、人工食道、医用补片、敷料、组织引导隔离膜、各种医用导管(如单肺封堵导管、导尿管等)。